今天是
工业摄影是否被冷落了(完整)
2013-07-11 15:01:21        来源:中国摄影报 作者:枯树印象
摘要:其实工业题材的拍摄内容是丰富,工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所取得瞩目的成就,为工业摄影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拍摄内容,各种不同的行业。
工业摄影是否被冷落了(完整)

业摄影是否被冷落了---即将发表在中国摄影报上的图片点评文章
 
    接到编辑给的任务,评论一些影友工业题材的作品时,确实不想接受,不仅是这个题材具有的广泛性难以甄别,还有就是内容的重复性太强。其实工业题材的拍摄内容是丰富,工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所取得瞩目的成就,为工业摄影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拍摄内容,各种不同的行业,如电力、煤炭、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纺织、机械、钢铁、森林、地质、建筑、铁路、航运以及食品等等,都是我们工业摄影反映的题材。可是最近一些年,对于工业题材的拍摄,不是很常见,堪称精品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当我们面对更多的人像糖水,时尚大片的时候,我门是不是该沉思一下,考虑一下那?
    目前国内工业摄影虽然没有绝迹,可许多还是沿用六七十年代的老观念、老手法在不断重复。单纯的说构图,用光每张照片都有自己的特色12号作品《落花不是无情物》在双色温的把握上很有特点,暴光准确,构图严谨而泼辣,画面动静对比强烈是不错的作品,但照片的局限性也特别突出,这样的拍摄钢铁生产,还是追求钢花四溅、浓烟滚滚、工人汗流浃背……殊不知,按当代炼钢工艺和操作看,那是在用上世纪工艺冶炼出的低质钢材。
    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我们国家的工业正向现代化迈进。然而当今的工业摄影创作却不似往日兴旺。不仅优秀作品少,而且原先活跃在石油、钢铁、造船等生产一线的骨干摄影队伍,也处在困难彷徨的维持状态。这个领域似乎有点儿冷寂。《油田晨曲》有如一线曙光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工业化的生产,也可以同环境保护相结合,冰冷的钢铁和活生生的飞鸟共同沐浴在初生的阳光之中。作者的观察视角不仅包含了工业题材,也关注到了生态环保的范围。
    现在看来,热衷从事工业摄影的影友也必须更新自己的科技知识,与时俱进,努力探讨如何表现21世纪现代化的新工业。同时也要关注那些曾经辉煌但面临倒闭或者已经倒闭的老工业重点地区的产业转化资产重组、工业改组等方面的记录。在这些片子当中3号作品就很有寓意的记录了这个时代特点的瞬间,面临选择的大时代中,一个很小的窗口中人物的动作符号已经没有意义了,重要的是画面当中开合排列的窗户,带给读者什么样的内容传达在我看来决不是静静的等待,而是更大的开放改革的序言。
    在工业摄影题材中因为这个类别的题材的产业特性原因,摄影者会出现一些在记录内容与记录形式之间抉择的茫然,面对钢铁堆积产品的琳琅满目,建筑的多资多彩而失去的拍摄的主题5.6.10.14号作品主要的感觉还是在构成上的功夫下的多一些,在平凡的日常工作当中在抓取平日司空见惯事物的结构特点也是需要下力气的,如果没有平时的细心观察积累,这些作品的出现也不是很容易的,不过这几幅作品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形式大于内容的拍摄感觉,具体的行业符号并不是很突出。结构上趋于唯美,记录上淡化了实际内容的表现。   
    工业摄影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表现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工人群众的创造性劳动,因此,工业肖像摄影就成为工业摄影中所常见的。拍摄工业肖像照片要求较高,选择最能突出人物形象的画面构图,为了不至于破坏画面的构图,我们在拍摄时要选择好适当的角度,注意背景的配合,以避免一些与主题无关的东西出现在画面上,把人物置于最合理的环境中。人物本身的个性和精神面貌,和他所处的环境必须鲜明,并且要结合成一个整体。通过人物的身姿动态和环境气氛的渲染。4号作品和9号作品都是比较有典型的工业肖像照片,但是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13好作品中的色彩味道,色彩浓重的背景,虽然没有看到面部表情,但是姿态已经告诉我们这个工人师傅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工作中,飞速旋转的砂轮打出的火花,更加渲染了工作环境的气氛。如果不是反复的观察这样的环境特点,是不会有好的作品呈现给广大读者的。
    工业风光照片,能够展现较大规模的工业场景,反映工业战线的新成就,新面貌,它具有内容丰富、色彩绚丽,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拍出的照片很受群众喜爱,也是广大影友比较容易涉猎的题材,拍摄工业风光照片时,一般场面都比较大,一般都采用高角度、侧光或侧逆光最好,这样拍出来的照片,视野开阔,层次分明,场面深远,景物的立体感、纵深感都比较强,1号 2号作品都属于这个题材范围内的。尤其上1号作品方形结构的画面看似封闭了构图,但纵向平行线构图使得铁路线条与道路的线条成为画面开放式结构的主题,似小实大的隐喻了工业化的磅礴发展。

作品1: 作品的形式感很强,画面中强烈的色彩反差与人物和金属轨道之间的反差,既有效的装饰了画面,也均衡了画面结构,人物的使画面得到丰富,并起到点睛的作用,但没有夺取题材主题—铁路的风采。

作品2《油田晨曲》
    优点:主题明确突出,既有晨光,也有油曲(油井泵的磕头节奏),更有雁鸣(不一定是雁),晨曲气氛烘托浓烈。作者取用垂直与斜线,作为主线条,取小曲线丰富了画面.
    不足: 画面构图比较满,缺少空间感,云彩处理有些失真. 画面中的飞鸟感觉是后期做上去的,如果是后期制作的话,飞鸟的形态应该再小一些,让画面透透气。

作品3:优点:具有社会意义.主题明确,反映现代工业改革被遗忘的角落, 色彩真实准确.
    构图很有特点,重复排列的结构当中,在共性玻璃窗户的基础上去表现有个性的两扇打开的窗户,在这个变化中画面就显得生动了许多。在不同中寻找相同的东西,在相同中找不同的东西。一个兴趣点被突出出来,形成了画面的视觉中心。
画面结构和色调的形式体现形成了一致,而细节则存在着不同的变化。看似平淡的画面结构被丰富了。使片子有了画面的层次和深度.表达了厂内环境与人文空间的展示。

作品4:作为工业纪实片,能够表达工人敬业主题,景深可以再小一些突出刻画单个人物的特点,,构图角度有些欠缺,看的出作者是在尝试人物视觉延伸线为画面结构的中心但忽略了人物的身体形态与背景相结合的处理,后面的工人占位置太大,破坏了整体的视觉美感。

作品5:框架式构图的应用没有问题,从画面中看结构空间感很强,但拍摄者把主体人物的空间设置的比较小了,使得画面封闭而缺乏生气。

作品6,作品的形式感很强,构图运用了稳固的三角形和线形交叉的组合形式,画面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但美中不足的是暴光略过了一点,画面色彩对比趋于平淡。

作品7:工作场景的气氛渲染的不错,但环境光比比较大,造成画面的细节不够丰富。
              画面中构图中心有些偏移,使得画面的均衡效果不是很好。

作品8 作品画面使用框架式构图,人物比例合适,很好的交代了工作环境的特点,但画面光比过大,拍摄者应适当使用辅助光源对画面中的暗部进行补光,来丰富画面的细节。

作品9:人物的面部细节刻画的相当生动,眼睛把专注的神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照片画面层次丰富,光源使用得当,构图比较是比较典型的竖线分割的构图形式,通过人物的视线将画面串联,画面十分紧凑。

作品10 :广角镜头的运用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值得肯定,但因拍摄内容的局限使得画面需求之外的内容过多的渗透到了画面当中了,树木和工地环境的色彩破坏了整体的色彩布局显得凌乱了一些,还有就是人物的比例过小,令读者只能猜测人物此时正在做什么。

作品11 比较好的画面结构,利用回车头释放的蒸汽很好的回避了周边嘈杂的环境,整洁了画面,长焦镜头压缩画面结构配合精确的暴光使得蒸汽和烟雾的形态得以丰富的表现同时突出了主体。

 作品12 冷暖色调的对比突出了画面的特点,比较经典的对角线构图使得画面的均衡达到补充,画面的细节还是很丰富的,远出的人物动作更体现了炼钢工作的紧张程度,可以说是一张不错的工业摄影作品。

作品13人物动作专注而稳健,有如油画般的色彩将工作环境的特点突出出来,大面积的黑色背景很好的反衬了色彩在画面中的结构是很好的色彩运用的例子,美中不足的是画面左下方的空白,破坏了整体的视觉效果。


作品14一幅色彩丰富,暴光准确的片子,镜头的运用也很熟练,强烈的空间感觉令读者总想试探着向前迈一步,对称的画面结构很好的平衡了作品。照片的宣传效果得到了提升。

作品15《历史的记忆》
    有着强烈而浓重对比的色彩,让读者会忽略作品本身要传达的信息,通过蒸汽来强化空间的感觉另观感上有了发挥的空间。但画面左下部的细节失去的比较多,应该适当的做一些处理。

作品16 画面虽然运用了大面积的红色,但丝毫没有浮躁的感觉反而是利用色阶的递进丰富了画面的结构,明暗两条S型线条通过人物巧妙的结合了在一起。是一幅形式感很强的作品。
分享到:
热门标签 文章推荐 热点文章

关于影人网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2013 江苏省企业家摄影协会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未经授权不得任何形式下载或效仿    技术:易建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