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故事:车流中,卖报纸的老娭毑 首页 > 图片故事 >
长沙市东塘立交桥,车辆往来如梭。只要路过这里,只要你细心,你会发现在路中间,有一位满头银灰的老奶奶,背有些微驼,手上拿着一叠报纸,
2013-09-24 15:42:45   来源: 潇湘晨报   


  • 5月13日凌晨4点左右,长沙市涂新社区,74岁的罗娭毑孤身一人出门步行至东塘领报点,而这时,这个城里很多人和她的两个儿子一样还在睡梦中。
  • 每当老人下楼离开自己两个孩子远去时,她都情不自禁地会回头朝家的方向望去。
  • 凌晨5点过,罗娭毑买了120份报纸,在清理数目时,发现少了两份报纸,反映情况后,工作人员和她一起清点准确数目,她希望自己没数错报纸份数。
  •  “我一般拿80-100份,整理完了就6点了。一份能赚3-8毛钱,一天的饭钱差不多够了。”从1993年开始,卖了快20年报纸的罗娭毑,就是这样每天数着报纸过生活。
  • 6点,吃完米粉,罗娭毑的小儿子小龙赶过来,准备和妈妈一起卖报纸。小龙记忆力不错,只是性格不太好,发起脾气来会打人、砸水瓶,念完小学就辍学在家。
  • 将整理好的报纸用塑料绳捆好,放在附近的报刊亭,其余的报纸装进绿挎包。出发,母子两人结伴而行,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 路口的红灯亮起,老人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到每位司机窗前,递上报纸。
  • 长沙市东塘立交桥下,罗娭毑站在马路中央的铁护栏旁边卖报。半个小时中,老人的生意并不是很好,大多数司机,都摇头拒绝了她,有的甚至完全不理睬她。
  • 儿子小龙卖完了罗娭毑分配给他的任务,和妈妈接头。罗娭毑说每天只让自己孩子卖十份报纸就行了。
  • 罗娭毑仔细地清点卖报所得的钱,准备收拾回家给儿子做饭。她说:每天这样买报纸,够了就给大儿子买药。
  • 这一天,老人的生意很好,到11点,报纸只剩下了20多份。于是两人一商量,小龙先行回了家。为了给孩子买好吃的菜,罗娭毑卖完报纸后,特意跑到才市场买卤菜。没想到遇到一位热心的小伙子帮她把菜钱付了,这让罗娭毑很不好意思。
  • 买完菜,罗娭毑背着包和捆报纸的塑料绳回家。他们每天的饭菜质量,要视当天生意而定。生意差就只能吃红辣椒和豆腐。但是饭一定要煮1斤多,三餐做一餐吃,不能吃好也要吃饱。
  • 厨房里,煤炉,水壶,地上的青菜,罗娭毑正在张罗着午饭。
  • 罗娭毑的家,20多平米,地板发黑,只放了一台冰箱和3张床,显得拥挤不堪,放不下脚。
  • 为了能让自己两个孩子的病情尽快地好起来,罗娭毑总是习惯性的将最好吃的东西留给他们吃。
  • 吃完了午饭,老人终于有时间坐在床边和记者聊会天了。破烂的杯子和竹编的凉席是老人的床,这块手表是老人的哥哥送给她的,每天就靠着它掌握时间。
  • 说起过往,老人眼泪闪着泪花。老人小时候家里也算富裕,只是日本人打仗,家道中落,后来结婚生子,没想到两个儿子又生病。老人在解放后上学,识了字。
  • 此时,我们才注意到罗娭毑的脚,由于常年走路已经严重变形。
  • “每月1000多的退休工资,加上低保补助,给孩子们买药治病,卖报纸的收入,维持一家三口的生计问题并不大。”虽然很累,但老人的眼里始终看到的是希望。
长沙市东塘立交桥,车辆往来如梭。只要路过这里,只要你细心,你会发现在路中间,有一位满头银灰的老奶奶,背有些微驼,手上拿着一叠报纸,穿着简单的花布衣裤,挎着一个绿色的旧布包,在红灯亮起的时候,挨窗地敲卖报纸。老人叫罗利群,今年74岁。为照顾两个患有精神病的儿子,她从1993年开始卖报,近20年来,风雨无阻。 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陈勇

关于影人网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2013 江苏省企业家摄影协会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未经授权不得任何形式下载或效仿    技术:易建联网